第57章 〇五七 病人之一
關燈
小
中
大
楚望一覺直睡到第二天一早, 算是來葛公館頭一天便體會到全身心放松的悠閑疲懶滋味。她將晚餐服褪下, 洗個澡,從衣櫃裏找出慣常穿的暗紅襯衫與白短褲, 將兩鬢頭發松松的梳到腦後便下樓去。
她似乎起晚了——葛公館裏上等些的丫頭熨好早晨剛送來的報紙去餐廳。似乎昨晚葛太太已向各方傳達到, 諸多面生的丫頭見到她都微笑道:“姑娘起了?姑娘早上好。”
跟著送報紙的丫頭去了餐廳,亨利先生業已將葛太太吃過的刀叉餐盤收拾起來。一見她, 葛太太托著茶杯問候道:“可睡踏實了?過來吃早餐罷。”
楚望坐下來喝了兩口紅茶, “今天都有些什麽新聞?”
“日本船入港不鳴笛,撞沈四艘輪渡,作孽。你猜政府怎麽回應?盡為日本說好話, 說他們也是無心之舉,賠錢也賠的多。”
楚望笑道, “賠款這塊肥肉最後也不知道怎麽給瓜分了, 要麽中飽私囊,要麽充軍了。”
“香港的報紙能比內地中肯許多,實在作孽。”葛太太喟嘆。
亨利先生將幾份電報交到葛太太手中, 葛太太皺著眉頭快速翻看過後,“來港就來找我?最近工作日都不見客——”
楚望忙用英文說道:“若是有應酬,姑媽盡管像往常那樣安排就是。”
葛太太搖搖頭,“我說過的話, 從沒有翻篇的理。”又問道,“一會兒做什麽?”
“去拜訪老師和師娘,還有油麻地的索米爾先生與阮太太。”
“今日周末,還抓的這樣緊, ”葛太太說道,“蜜秋買了些小吃,青團什麽的,你出門時帶上些。”
楚望笑著答應了,“差點沒了禮數規矩,還是姑媽想的周到。”
“就你嘴甜?”葛太太敲了她腦袋一下,轉念又說,“你那亂七八糟的英文口音,我實在聽著古怪。姑媽別的不管你,閑下來好好讓亨利先生糾正一番。”
楚望無奈笑道:“能聽懂不就行了麽?”
葛太太瞪她一眼,喚了蜜秋過來,說,“你來說兩句英文讓你主子聽聽。”蜜秋笑著說了幾句,葛太太朝楚望看去:“她什麽口音,你呢?你總不好是英國鄉下來的,家裏底下人卻是上等的罷?”
楚望笑著吐吐舌,“好好,我這就好好改正。”
楚望攪動杯子時,剛好被端著餐盤進來的亨利先生見著了,後者眉毛皺了皺眉,正好與葛太太神情交匯。葛太太無奈一笑,表示今天先不與她說這事。
吃過蘑菇煎蛋與黃油烤面包,她在餐廳外走廊上向徐宅致了個電話過去。確認徐太太與徐少謙都在家,蜜秋便照著葛太太吩咐將包裝精致的點心給楚望裝入包中。
她在門口穿鞋時,葛太太似乎有些不放心,倚在沙發椅上打量楚望。
如今時髦的白短褲長度,是在膝蓋上面一點點,從白褲下頭露出一整截的小腿,肌膚光亮潔白,只是有些瘦——像櫥窗裏的木頭似的。
矮了一些,沒關系,如今正是竄個頭的時候,便多給她喝些牛奶吃些骨湯牛肉;過分瘦了些,臉上卻帶著點嬰兒肥,故而缺了點女人味。這倒更不成問題——承了那位的血統,將來又是從我葛公館走出去的,必定會成為一位象牙塔尖上的人……葛太太兀自想著時,楚望已穿好皮鞋,擡起眼來瞇瞇笑著和她作別。
葛太太補充說道,“這樣長度的短褲,下面配雙齊膝的半截絲襪才最時髦好看。”
“那我從下次開始這麽穿。”
——
隔了許久再來見香港,天氣比上海分外明朗。若上海是無袖長旗袍、白凈豐腴的猶抱琵琶半遮面,那麽香港便是細白麻上衣碎芭蕉綠綴紅花裙的率直潑辣。
公交上沒坐了,一路上山下山,楚望被悶出一身汗。剛才打電話過去時,她只問了先生太太在不在家,倒忘了再問仔細一些,給她徒然添了往蓮花路多跑一趟的麻煩來。
從蓮花路下了車,遠遠便看到徐太太躺在屋檐底下乘涼打盹,徐少謙立在一旁拿折扇給她送絲絲涼風——此情此景好像時光徒然倒轉五百年,屋檐底下的不再是徐太太,而是深宅大院裏尊貴的長房太太;徐少謙也不是物理學教授,而是詩酒趁年華、打馬長安過,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世家公子。
楚望不忍打擾,輕手輕腳的走過去,突然暗處灌木叢裏竄出團花影子,後面跟了個人,你追我趕到她跟前,嚇得她一聲驚呼。定了定神,才發現是徐文鈞追著一只花貓在玩。再要仔細看,那一人一貓一溜煙的跑遠了。
徐太太徐先生自然是被驚動了。楚望抱歉笑笑,遠遠的說道,“文鈞少爺怎麽舍得來這邊了?還這麽好興致。”
“孩子嘛,玩心大。沒人陪他玩,一個人憋悶壞了,總想找點樂子與玩伴。你徐教授不也是麽?”徐太太擡眼看徐少謙,“以為你定是要去歐洲的,臨別那天寫完信便去躲起來不肯見你,指不定上哪哭去了。”接著笑瞇瞇同楚望招招手,“過來我瞧瞧,總覺得這些天不見,都瘦了許多。”
徐少謙笑道:“是麽?興許我真是去哭了。”
“我這不是又回來了麽?”楚望笑說道,“師娘看起來倒是精神不少。”
“凈說瞎話誇我。前些日子才病了一場,昨天剛從醫院出來,今天你就來了電話,倒也巧。”
“嗯?師娘怎麽身體不舒服了?”
“老毛病了,不提也罷。”徐少謙替徐太太接過話題,“歐洲不好麽?人人都想去歐洲,為了留學,變賣家產的,考七八年公費留學的,大有人在。這麽好的機會,你怎麽不肯去?”
楚望低頭想了想,說,“這段時間,我一直在想老師給我那封信。‘一位物理學家該如何為國效力’?我想了很久,想來問問您是怎麽想的。當下,科學能救國麽?”
徐少謙笑了,“癡肥病人,轉身也難,病又太重。什麽藥方都開出了,卻都不大見效。”
他擡頭想了想,又說,“內戰,大員腐敗,民不聊生。留學生們回國之前誰不想著科學、實業救國?可萬丈高樓怎可能建在沙灘上。”
思索片刻,楚望說:“歸根結底,就是國家不重視教育,因而錢不夠。”
徐少謙笑道,“可以這麽說。”
楚望松了口氣。
“徐教授?”
“嗯?”
“我有個不情之請。”
“哪裏不情?”
“最近在考慮未來專業方向選擇,故而我本想去圖書館搜集您的著作文獻資料加以學習……無奈圖書管理糟糕,我遍尋不到,只好來找您這位正主討要,不知能否行個方便?”
徐少謙樂了。徐太太在一旁附和,“行,怎麽不行?我替他答應了。”
徐少謙正色問道:“將來想學什麽,應用物理,理論物理……”
“理論物理。”楚望毫不猶豫的說道,“……的原子核物理方向。”
“這個簡單。家中似乎有一部分,我可以先給你一些,剩下的,過兩日到學校再給你。”
——
她拿著那份文件辭別徐家眾人,一坐上巴士便迫不及待一頁頁翻開,坐在巴士靠窗座位上的楚望似乎變成了一臺高速閱讀機器,一行行英文字母在她眼中飛快掠過,“鈾”、“U”、“衰變熱”、“衰變鏈”、“半衰期”字樣被無限放大……
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原子核物理學家,絕大多數都對放射性元素超鈾原子學術理論了如指掌;而他們,距離核裂變的發現,只缺少一個極為偶然的機遇——徐少謙也是其中之一。
終於確認這一點,她心咚咚直跳。
該如何為國效力?她想了許多天。
這個想法,由於她對近代史的不熟悉,故而一開始只是個小小雛形。雖然小而模糊,但卻因此有個決然的聲音在說:不能去歐洲。
近代史上無數留學生夢想著科學救國,實業救國,終成為一個笑柄。
科學救國是行不通的。這是無數人嘗試後失敗了的——只因社會動蕩,國家左右支絀,國庫虛空,哪有更多錢支持教育。正如徐少謙所說:萬丈高樓怎可在沙漠中起?——故而後世諸葛常常對癥下藥,總結聲稱:近代中國,只能也只可能從政治角度入手救國。
1840年以來中國屢次戰敗,國家財政要用以繳納各國賠款。庚子年的退款是一筆大肥肉——被無數貪官盯上,瓜分數次。剩餘退款,大多數用作清華公費留學基金。而國庫錢財,幾乎都用在了置辦軍械和擴充軍隊上。
這便是徐少謙那封信中所說的——國是日非,戰亂頻仍,教育不興。
所以,一位物理學家該如何為國效力?自然不能去歐洲。
中國沒有錢支持教育,更沒有錢去支撐建立一個核物理實驗室。那麽,英國有麽?
香港大學建立最初的背景,便是當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內陸成立大學時,港督盧押向英國提議:英國也應在香港設立一所大學,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,二來讓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認同英國的價值觀。提議一經提出,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也覺得:成立大學有助於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,使中國自強,於是出錢支持。
因此,支撐香港大學的教育經費,全部來自於英國政府和諸如匯豐銀行的香港英資。
若這些資金還是不足,那麽,能不能讓那些帶著大筆項目基金的科學巨頭——到中國來?
如果,如果中國也能出現一位名聲赫赫的科學家,有足夠資歷與天賦去組建一支全新科研隊伍。憑什麽他們——不想來中國,帶著他們的項目基金?
曼哈頓計劃從計劃伊始到正式成功,花費了足足二十億美金。
所有這些錢加起來,十年時間,夠不夠支撐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研究經費?
1940年起,包括德國納粹在內,人人覬覦“核”。“核計劃”與“曼哈頓”計劃賽跑,而當時世人所知的較大量鈾礦在捷克、加拿大與剛果。而2014年中國發掘的第一個萬噸級鈾礦床,如今正躺在新疆伊犁盆地。
因此楚望願意嘗試著推演一下——倘若這一萬噸級礦床提早被發掘,有沒有道理使得中國也盯上核鏈式反應這塊肥肉,使得他們心甘情願將大筆充作軍用的錢,勻出一部分來支持這個項目?
“為什麽你們不在國內讀書,要遠涉重洋的來我們的大學。究竟你們的教育是怎麽一回事?”
如果我們擁有領先於你們的理論,那麽,憑什麽要我們過去?為什麽不能你們過來?
“整個20世紀30年代,沒人能解釋為什麽用鈾做的實驗總是失敗。”——後世關於核裂變反應的教課書上,有一句楚望永遠記得的話。
1927,遠在歐洲的奧.海也許正在哥廷根大學進行他的量子力學博士論文演講。
當世許多科學家在這些年距離鏈式反應只差1%的臨門一腳,卻足足推遲了十餘年才成功。
若是核裂變理論基礎提早問世12年,只12年,第一次核爆便不會1945年才發生。
若1937年之前,在遠東大陸“鈾計劃”早早成功,那麽,1937年,那些噩夢,還會發生麽?
楚望作為一個未來發表了許多刊物的理科學生,從自我道德觀來說大抵做不了剽竊已發表刊物的事。
但是,她能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識,成為徐少謙完成從無法實現的“超鈾原子”到“核裂變”理論路途上的一個“偶然”?
她可不可以對一位20世紀初頁,已經對鈾放射衰變原子核理論了如指掌,距離核裂變與聚變、“鏈式反應”理論基礎完成百分之八十,只缺少臨門百分之二十的遠東科學家,用二十一世紀任何一個物理系大學生都擁有的知識,從側面稍加點撥,去推動這篇理論,使它提早十二年在中國問世?
那麽曼哈頓計劃便不再是曼哈頓計劃,也許與納粹德國賽跑的辦公室,會坐落在香港;試驗田上,也許會在內陸的伊犁。
在推演成功的可能情形下,甚至,第二場戰爭,都不會發生。
作者有話要說: *民國闊小姐們時興短褲+齊膝襪,記載於張愛玲《更衣記》
——
*這是我揣摩了很久的問題。
科學救國被無數人無數年,經歷二十餘種推演,終於的被否定掉。在當年,“科學救國論”被當做一個笑柄。只因政府腐敗無能,財政虧空無法支持教育科學。
那麽如果發生在有英國財政支撐的香港大學,資金是可
——
現在的時間是1927年6月,離1937年7月7日,差一個月十年。
核裂變理論是1939年在德國(?這一點不是很確定,但化學學家曾任柏林大學與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主任,另一位物理學家也是德國人)提出,所以是十二年。
雖然第一次可控的鏈式反應實驗發生在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學斯塔格足球場的西看臺下的地下網球場,所以實際應該是15年。但是說起10年,感觸更深刻一些。
——
看了許多關於這個年代的救國推演,嘗試著自己來推演一次,第一次在筆記本裏寫下後半段是在開這篇文之前偶然靈光一下——哎,當時,在香港,不是有個香港大學,剛剛建起理科系麽?
1927,某人剛博士畢業,還沒回美國去。所以1927——要抓緊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她似乎起晚了——葛公館裏上等些的丫頭熨好早晨剛送來的報紙去餐廳。似乎昨晚葛太太已向各方傳達到, 諸多面生的丫頭見到她都微笑道:“姑娘起了?姑娘早上好。”
跟著送報紙的丫頭去了餐廳,亨利先生業已將葛太太吃過的刀叉餐盤收拾起來。一見她, 葛太太托著茶杯問候道:“可睡踏實了?過來吃早餐罷。”
楚望坐下來喝了兩口紅茶, “今天都有些什麽新聞?”
“日本船入港不鳴笛,撞沈四艘輪渡,作孽。你猜政府怎麽回應?盡為日本說好話, 說他們也是無心之舉,賠錢也賠的多。”
楚望笑道, “賠款這塊肥肉最後也不知道怎麽給瓜分了, 要麽中飽私囊,要麽充軍了。”
“香港的報紙能比內地中肯許多,實在作孽。”葛太太喟嘆。
亨利先生將幾份電報交到葛太太手中, 葛太太皺著眉頭快速翻看過後,“來港就來找我?最近工作日都不見客——”
楚望忙用英文說道:“若是有應酬,姑媽盡管像往常那樣安排就是。”
葛太太搖搖頭,“我說過的話, 從沒有翻篇的理。”又問道,“一會兒做什麽?”
“去拜訪老師和師娘,還有油麻地的索米爾先生與阮太太。”
“今日周末,還抓的這樣緊, ”葛太太說道,“蜜秋買了些小吃,青團什麽的,你出門時帶上些。”
楚望笑著答應了,“差點沒了禮數規矩,還是姑媽想的周到。”
“就你嘴甜?”葛太太敲了她腦袋一下,轉念又說,“你那亂七八糟的英文口音,我實在聽著古怪。姑媽別的不管你,閑下來好好讓亨利先生糾正一番。”
楚望無奈笑道:“能聽懂不就行了麽?”
葛太太瞪她一眼,喚了蜜秋過來,說,“你來說兩句英文讓你主子聽聽。”蜜秋笑著說了幾句,葛太太朝楚望看去:“她什麽口音,你呢?你總不好是英國鄉下來的,家裏底下人卻是上等的罷?”
楚望笑著吐吐舌,“好好,我這就好好改正。”
楚望攪動杯子時,剛好被端著餐盤進來的亨利先生見著了,後者眉毛皺了皺眉,正好與葛太太神情交匯。葛太太無奈一笑,表示今天先不與她說這事。
吃過蘑菇煎蛋與黃油烤面包,她在餐廳外走廊上向徐宅致了個電話過去。確認徐太太與徐少謙都在家,蜜秋便照著葛太太吩咐將包裝精致的點心給楚望裝入包中。
她在門口穿鞋時,葛太太似乎有些不放心,倚在沙發椅上打量楚望。
如今時髦的白短褲長度,是在膝蓋上面一點點,從白褲下頭露出一整截的小腿,肌膚光亮潔白,只是有些瘦——像櫥窗裏的木頭似的。
矮了一些,沒關系,如今正是竄個頭的時候,便多給她喝些牛奶吃些骨湯牛肉;過分瘦了些,臉上卻帶著點嬰兒肥,故而缺了點女人味。這倒更不成問題——承了那位的血統,將來又是從我葛公館走出去的,必定會成為一位象牙塔尖上的人……葛太太兀自想著時,楚望已穿好皮鞋,擡起眼來瞇瞇笑著和她作別。
葛太太補充說道,“這樣長度的短褲,下面配雙齊膝的半截絲襪才最時髦好看。”
“那我從下次開始這麽穿。”
——
隔了許久再來見香港,天氣比上海分外明朗。若上海是無袖長旗袍、白凈豐腴的猶抱琵琶半遮面,那麽香港便是細白麻上衣碎芭蕉綠綴紅花裙的率直潑辣。
公交上沒坐了,一路上山下山,楚望被悶出一身汗。剛才打電話過去時,她只問了先生太太在不在家,倒忘了再問仔細一些,給她徒然添了往蓮花路多跑一趟的麻煩來。
從蓮花路下了車,遠遠便看到徐太太躺在屋檐底下乘涼打盹,徐少謙立在一旁拿折扇給她送絲絲涼風——此情此景好像時光徒然倒轉五百年,屋檐底下的不再是徐太太,而是深宅大院裏尊貴的長房太太;徐少謙也不是物理學教授,而是詩酒趁年華、打馬長安過,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世家公子。
楚望不忍打擾,輕手輕腳的走過去,突然暗處灌木叢裏竄出團花影子,後面跟了個人,你追我趕到她跟前,嚇得她一聲驚呼。定了定神,才發現是徐文鈞追著一只花貓在玩。再要仔細看,那一人一貓一溜煙的跑遠了。
徐太太徐先生自然是被驚動了。楚望抱歉笑笑,遠遠的說道,“文鈞少爺怎麽舍得來這邊了?還這麽好興致。”
“孩子嘛,玩心大。沒人陪他玩,一個人憋悶壞了,總想找點樂子與玩伴。你徐教授不也是麽?”徐太太擡眼看徐少謙,“以為你定是要去歐洲的,臨別那天寫完信便去躲起來不肯見你,指不定上哪哭去了。”接著笑瞇瞇同楚望招招手,“過來我瞧瞧,總覺得這些天不見,都瘦了許多。”
徐少謙笑道:“是麽?興許我真是去哭了。”
“我這不是又回來了麽?”楚望笑說道,“師娘看起來倒是精神不少。”
“凈說瞎話誇我。前些日子才病了一場,昨天剛從醫院出來,今天你就來了電話,倒也巧。”
“嗯?師娘怎麽身體不舒服了?”
“老毛病了,不提也罷。”徐少謙替徐太太接過話題,“歐洲不好麽?人人都想去歐洲,為了留學,變賣家產的,考七八年公費留學的,大有人在。這麽好的機會,你怎麽不肯去?”
楚望低頭想了想,說,“這段時間,我一直在想老師給我那封信。‘一位物理學家該如何為國效力’?我想了很久,想來問問您是怎麽想的。當下,科學能救國麽?”
徐少謙笑了,“癡肥病人,轉身也難,病又太重。什麽藥方都開出了,卻都不大見效。”
他擡頭想了想,又說,“內戰,大員腐敗,民不聊生。留學生們回國之前誰不想著科學、實業救國?可萬丈高樓怎可能建在沙灘上。”
思索片刻,楚望說:“歸根結底,就是國家不重視教育,因而錢不夠。”
徐少謙笑道,“可以這麽說。”
楚望松了口氣。
“徐教授?”
“嗯?”
“我有個不情之請。”
“哪裏不情?”
“最近在考慮未來專業方向選擇,故而我本想去圖書館搜集您的著作文獻資料加以學習……無奈圖書管理糟糕,我遍尋不到,只好來找您這位正主討要,不知能否行個方便?”
徐少謙樂了。徐太太在一旁附和,“行,怎麽不行?我替他答應了。”
徐少謙正色問道:“將來想學什麽,應用物理,理論物理……”
“理論物理。”楚望毫不猶豫的說道,“……的原子核物理方向。”
“這個簡單。家中似乎有一部分,我可以先給你一些,剩下的,過兩日到學校再給你。”
——
她拿著那份文件辭別徐家眾人,一坐上巴士便迫不及待一頁頁翻開,坐在巴士靠窗座位上的楚望似乎變成了一臺高速閱讀機器,一行行英文字母在她眼中飛快掠過,“鈾”、“U”、“衰變熱”、“衰變鏈”、“半衰期”字樣被無限放大……
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原子核物理學家,絕大多數都對放射性元素超鈾原子學術理論了如指掌;而他們,距離核裂變的發現,只缺少一個極為偶然的機遇——徐少謙也是其中之一。
終於確認這一點,她心咚咚直跳。
該如何為國效力?她想了許多天。
這個想法,由於她對近代史的不熟悉,故而一開始只是個小小雛形。雖然小而模糊,但卻因此有個決然的聲音在說:不能去歐洲。
近代史上無數留學生夢想著科學救國,實業救國,終成為一個笑柄。
科學救國是行不通的。這是無數人嘗試後失敗了的——只因社會動蕩,國家左右支絀,國庫虛空,哪有更多錢支持教育。正如徐少謙所說:萬丈高樓怎可在沙漠中起?——故而後世諸葛常常對癥下藥,總結聲稱:近代中國,只能也只可能從政治角度入手救國。
1840年以來中國屢次戰敗,國家財政要用以繳納各國賠款。庚子年的退款是一筆大肥肉——被無數貪官盯上,瓜分數次。剩餘退款,大多數用作清華公費留學基金。而國庫錢財,幾乎都用在了置辦軍械和擴充軍隊上。
這便是徐少謙那封信中所說的——國是日非,戰亂頻仍,教育不興。
所以,一位物理學家該如何為國效力?自然不能去歐洲。
中國沒有錢支持教育,更沒有錢去支撐建立一個核物理實驗室。那麽,英國有麽?
香港大學建立最初的背景,便是當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內陸成立大學時,港督盧押向英國提議:英國也應在香港設立一所大學,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,二來讓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認同英國的價值觀。提議一經提出,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也覺得:成立大學有助於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,使中國自強,於是出錢支持。
因此,支撐香港大學的教育經費,全部來自於英國政府和諸如匯豐銀行的香港英資。
若這些資金還是不足,那麽,能不能讓那些帶著大筆項目基金的科學巨頭——到中國來?
如果,如果中國也能出現一位名聲赫赫的科學家,有足夠資歷與天賦去組建一支全新科研隊伍。憑什麽他們——不想來中國,帶著他們的項目基金?
曼哈頓計劃從計劃伊始到正式成功,花費了足足二十億美金。
所有這些錢加起來,十年時間,夠不夠支撐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研究經費?
1940年起,包括德國納粹在內,人人覬覦“核”。“核計劃”與“曼哈頓”計劃賽跑,而當時世人所知的較大量鈾礦在捷克、加拿大與剛果。而2014年中國發掘的第一個萬噸級鈾礦床,如今正躺在新疆伊犁盆地。
因此楚望願意嘗試著推演一下——倘若這一萬噸級礦床提早被發掘,有沒有道理使得中國也盯上核鏈式反應這塊肥肉,使得他們心甘情願將大筆充作軍用的錢,勻出一部分來支持這個項目?
“為什麽你們不在國內讀書,要遠涉重洋的來我們的大學。究竟你們的教育是怎麽一回事?”
如果我們擁有領先於你們的理論,那麽,憑什麽要我們過去?為什麽不能你們過來?
“整個20世紀30年代,沒人能解釋為什麽用鈾做的實驗總是失敗。”——後世關於核裂變反應的教課書上,有一句楚望永遠記得的話。
1927,遠在歐洲的奧.海也許正在哥廷根大學進行他的量子力學博士論文演講。
當世許多科學家在這些年距離鏈式反應只差1%的臨門一腳,卻足足推遲了十餘年才成功。
若是核裂變理論基礎提早問世12年,只12年,第一次核爆便不會1945年才發生。
若1937年之前,在遠東大陸“鈾計劃”早早成功,那麽,1937年,那些噩夢,還會發生麽?
楚望作為一個未來發表了許多刊物的理科學生,從自我道德觀來說大抵做不了剽竊已發表刊物的事。
但是,她能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識,成為徐少謙完成從無法實現的“超鈾原子”到“核裂變”理論路途上的一個“偶然”?
她可不可以對一位20世紀初頁,已經對鈾放射衰變原子核理論了如指掌,距離核裂變與聚變、“鏈式反應”理論基礎完成百分之八十,只缺少臨門百分之二十的遠東科學家,用二十一世紀任何一個物理系大學生都擁有的知識,從側面稍加點撥,去推動這篇理論,使它提早十二年在中國問世?
那麽曼哈頓計劃便不再是曼哈頓計劃,也許與納粹德國賽跑的辦公室,會坐落在香港;試驗田上,也許會在內陸的伊犁。
在推演成功的可能情形下,甚至,第二場戰爭,都不會發生。
作者有話要說: *民國闊小姐們時興短褲+齊膝襪,記載於張愛玲《更衣記》
——
*這是我揣摩了很久的問題。
科學救國被無數人無數年,經歷二十餘種推演,終於的被否定掉。在當年,“科學救國論”被當做一個笑柄。只因政府腐敗無能,財政虧空無法支持教育科學。
那麽如果發生在有英國財政支撐的香港大學,資金是可
——
現在的時間是1927年6月,離1937年7月7日,差一個月十年。
核裂變理論是1939年在德國(?這一點不是很確定,但化學學家曾任柏林大學與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主任,另一位物理學家也是德國人)提出,所以是十二年。
雖然第一次可控的鏈式反應實驗發生在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學斯塔格足球場的西看臺下的地下網球場,所以實際應該是15年。但是說起10年,感觸更深刻一些。
——
看了許多關於這個年代的救國推演,嘗試著自己來推演一次,第一次在筆記本裏寫下後半段是在開這篇文之前偶然靈光一下——哎,當時,在香港,不是有個香港大學,剛剛建起理科系麽?
1927,某人剛博士畢業,還沒回美國去。所以1927——要抓緊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